English

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正当其时

2000-05-23 来源:生活时报 张捷 我有话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教育经费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也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所关心。近些年来,我国兴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经费来源已经打破了过去由国家财政单一拨款的格局,开辟了学校自筹和提高学生收费标准等新的筹资渠道。但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经费的实际需求来看,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笔者认为,由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应是解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短缺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首先,从社会的大环境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稳步上升。据有关资料透露,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亿之多,如果措施得力,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资金是完全可能的。1999年我国将教育作为拉动消费的一条措施,对于消费者来说,那毕竟是一种纯消费,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可言。而投资者购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虽然也是将个人资产投向教育事业,但已经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公益行为。通过投资可以获得可观的债券利息收入的利益拉动,以及我国民众所形成的关心、重视教育的理念,都会使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资金成为可能。

其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投资收益高、风险小、投资回报稳定的特点,将会对社会民众和机构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一般说来,发行债券的利息率肯定要高于存款利息率,甚至也高于对其它产业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乐于选择购买教育债券这一投资方式,而不去选择在银行存款或其它投资方式。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国家开始征收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房地产行业疲软,股票市场风险难测,众多投资者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获利性高而风险性又要相对较小的新的投资途径。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将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调动他们的投资热情。另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会使投资者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有信任感,提高他们投资的积极性。笔者在去年曾接触到一位企业家,他在经过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之后,倾其数千万资产与一所大学搞联合办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准了教育投资回报上的稳定性。

再次,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债券本金和利息的归还提供了有力保证。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是一种全局性、发展性的基础产业,但它与基础教育等相比,又是一种非义务教育。因此,受教育者负担部分教育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高等院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加速转化,以及随着教育市场的全面启动而出现的个人花钱上学者的增多,都将使高等院校的经济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不仅可以逐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拿出一定的办学收入用于归还其所使用的公债资金。近年来,一些院校看准了社会急需人才专业的发展方向,采取与银行“牵手”、从银行贷款或向社会筹资的方式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是有力的证明。

对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获得的资金,使用重点应定位在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大力扶持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高等院校争创世界一流;二是积极支持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三是积极扶持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然,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如由谁发行,对发行公债所获得的资金应如何管理,公债本息应怎样归还,国家应对这项工作给予怎样的政策扶持,等等。但这些基本上是属于具体操作问题,是不难解决的。目前政府应尽快地将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抓紧进行公债发行的可行性研究,促使这项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前途,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举措尽快付诸实施。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